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百家乐试玩|投资改革路上,必须迈过的四个坎儿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5:48    次浏览

2014年以来,国家下大力度精简政府核准的投资审批项目,共计已减少超过70%中央层面的核准项目。如此大力度的精简有效缩短了企业投资审批成本,提高了投资效率。 中新社记者刘震摄为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李克强总理于10月9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精简政府核准投资项目,决定简化外资企业等审批管理。会议确定将以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负面清单蓝本,凡其中不禁止的项目皆有审批改为备案。预计这将实现外商投资审批项目缩减95%以上。从目前成就和思路看来,改革仍以削减审批事项数量为主要手段。实际上这不是提升审批效率的唯一途径。改革仍存在深层障碍,这些障碍很有可能部分抵消削减审批事项的改革成果,因而成为未来改革更应关注的问题,具体包括:主管部门碎片化;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低;审批中介效率低下;基层政府权限弱、改革创新意愿不高。审批链条长,主管部门碎片化应进一步合并同类项,将审批事项集中至少量主管部门。虽然相当数量的审批事项被取消,但投资项目审批链条仍然很长,主要体现为主管部门多。比如,建设投资领域涉及十余个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地方项目也对应涉及相应数量的主管部门。理论上,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实现。不少地方对“一站式”、“一网式”审批进行了探索,但大多只实现了“一站式收件”,距离真正意义的“一站式审批“尚有距离。这与主管部门碎片化有很大关系。审批材料到后台扔要进入多个主管部门分头审批,减慢了审批效率。部门信息共享程度低应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大数据时代,我国各级政府的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纷纷建立各类电子政务平台。发展的另一面是各平台之间信息共享程度弱,这包括上下级政府间共享弱,一级政府各部门共享弱,全国范围的平台数量少。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开通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供社会开放查询包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的信息。目前审批领域尚匮乏此类平台。主要难度在于行政审批往往跨越级政府的多个部门,有的涉及垂直管理系统,又存在条块矛盾,信息共享意愿弱,难度大,这就造成信息化时代的悖论,平台建的越多,信息孤岛越多。需要打破,学界、改革实践者呼吁已久;如何打破,则期待更大改革力度。审批中介效率低下应继续深化审批中介资质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国务院层面已取消约七成审批中介事项,变相取消了该项中介的资质。但保留的审批中介仍存在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与资质管理体制仍未改变有一定关系。目前,审批中介机构的资质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在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资质管理权限的来源为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国家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资质管理权限是授予与被授予关系。这些权力有可能集中在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也可能授权给不同层级的主管部门行使。这意味着国家层面的管理部门可随时调整对下级主管部门的授权关系。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也可能暂停对某等级中介从业资质的发放。基层政府与审批中介日常互动最紧密,却面临“有管理义务,无管理权限”的两难。一方面,基层政府可以随时发现属地审批中介的问题,但由于资质管理权在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对问题中介匮乏根本制约权限,很多情况下只能进行行政处罚,无权吊销其资质,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处罚问题中介。 中新社发 吴之如 作基层政府权限弱,改革创新意愿不高应进一步激发基层政府改革活力。中国改革多以地方创新带动。但由于省以下基层政府权限弱,投资审批改革的主动空间大多在优化流程上。基层政府作为大多数事项的直接审批方或收件方,与市场主体的日常互动最紧密,因而也最容易发现问题。但由于改革权限不足,很多情况下,基层政府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却无力改革。主动改则面临突破法律、法规的风险。这也成为官员懒政的原因之一。此外,基层政府仍面对“底下一边减,上边一边加”的无奈。利益部门巧立名目,这是审改多年来的老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仍有待努力。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楠迪扬编辑:冯玲玲